腹哀上行三寸半,食窦上行三寸间,天溪上行一寸六,胸乡周荣亦同然。凡有伤折出血,用药包封,不可动,约十日可瘥, 治打扑伤损,肿痛,紫黑色久不退者。
[3]宜服除热饮子,清泻其毒热也。[2]针六分,灸五壮。
[3]若触伤正中之孔,则上通于頞,必伤鼻孔之卷肉(俗名鼻须),或再犯 空窍(俗名玉堂),则血流不止,以致鼻目皆肿,满面青紫,神倦头晕 ,四肢无力,痛连脑髓。[3]大针者,即古人之燔针也。
[61]从申脉下行一寸,金门穴也。[4]从曲泉循股阴阴包五里穴,入于毛中之阴廉穴,过阴器入抵小腹, 上行于章门穴,从章门循行期门穴,从期门内行,侠胃,属肝,络胆。
设不汗出者, 其身有疮,被刀斧所伤,亡血故也。如旁肿顽硬,推之不动,用针乱刺顽硬之处,令多出恶血,否则必致走黄。
条文:神崇疼痛忽然发,胞热睛疼缘肺肝,洗肝散用硝黄桔,栀子黄芩知母添, 黑参热盛加归地,外点还宜石燕丹。先将 香油十斤微火煨浸三日,然后将群药入油内,熬黑为度,去滓加黄丹 五斤再熬,将至滴水成珠,离火,俟少时药温,将血竭、没药、麝香 下入,搅匀,取起出火气。